学院介绍

依托西华大学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技术团队,所具有的国内领先且独占的,永磁多相无刷直流智控电机专利技术和工信部科技成果,实体产业转化为引领点创建的“智能制造学院”和“产教实训体验中心(校办厂)”及“研发创客中心”。

学院坚持与“校校”“校企”合作,与“创新常态化、培训系统化、管理服务化”为指导思想,共建共创产教实训实践平台。与国企内江路桥科发集团合作(收购成都十二相智控科技公司)共建永磁多相无刷智控电机实训中心(校办厂),实现与“工作过程为导向,虚实相结合”的“主动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实现报读我院学生实操体验获得“减免”学费。与纳智达(苏州)科技公司合作,共建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1+X证书考点和技能等级考点及双师培训考点,实现 “学”“研”“赛” 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

学院深度洞悉智能制造技术前沿,把握新工科人才培养脉络,坚持以行业专家双师团队,创建竞争力层的技能实践课程,按双元制教育理念,实施全方位、多元化的建立与“工作过程为导向,虚实相结合”的“产”“教”“研”“用”为一体的学徒制培养,力争将实训体验中心(校办厂和机器人实训中心)建设成四川省行业内高度认可的“产教”示范基地。

学院特色

1、依托《中国制作2025》国家战略,从制造大国转变成制造强国,深度洞悉智能技术前沿,为国家培养紧缺人才。

2、首家与高校联盟拥有永磁多项无刷智控技术,标准制定者专家及科研技术团队,实施“智能制造新工程师和卓越技师”为目标定位的培养体系。

3、与国企控股公司(成都十二相智控科技公司)共建“产”“教”“研”“用”为一体的实训中心(校办厂),实现我院学生实操体验,获得奖励“减免”学费。

4、与纳智达(苏州)科技公司,共建工业机器人产教中心,推行工业机器人1+X证书考点和技能等级证书考点及双师培训考点,实现“学”“研”“赛”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

5、学历深造:西华大学本科、3+3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本硕国际班、3+3日本京都情报大学本硕国际班、3+1韩国世翰大学本科国际班。

学院优势

1)拥有智控产业链多家战略合作单位接收学生实习就业

国企内江路桥科发集团、成都十二相科技公司、纳智达(苏州)科技公司、成都华川电装公司、北京艾卡公司、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集团、四川长虹集团、西门子集团成都分公司、西南兵工总局等。以上单位都可作为学院和产教中心,未来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合作单位,及人才定向培养的出口对接单位。

2)拥有“专家+名师+双师团队”和国际化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20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2名,30余位行业一线专家兼职教师。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

3)拥有自己的实体生产企业和供应链企事业单位,可“零过渡”实践育人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

将智能制造学院“产教实训中心(校办厂)与研发创客中心”的师生及毕业生,无缝对接到智能制造供应链企事业单位学习和深造或毕业顶岗实习,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4)团队影响和科研成果

已拥有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10项,专著一部,工信部成果鉴定一项,四川省科技厅成果鉴定证书一项,主持和主研国家级,省科技厅和企业委托项目多项。未来将与川科院联合申报相关成果,为川科智能制造品牌与口碑建设做贡献。

学院团队介绍

龙驹

龙驹(院长、产教中心总经理)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新加坡国立大学海归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有人工智能算法在系统驱控策略上的优化、多相电机的分析、设计与控制、高精度伺服驱动电机在新能源与动力领域的理论与应用。近年取得3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工信部科技成果1项、四川省科技成果1项,出版5部著作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和主研国家、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及企业项目多相。

李军明

李军明(副院长、产教中心副总)

教授, 博士,中共党员 ,硕士生导师,机器人锦标赛副裁判长。研究方向有机器人智能控制与决策、物联网与嵌入式、机器人智能关节。近年取得3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四川省科技成果1项,作为主研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余篇。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上荣获三等奖,指导学生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赛上获得特等奖、一等奖20余项。

屈福平

屈福平(校办厂-科创研发中心-技术顾问)

教授高工中共党员 现就职四川建科旗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同时兼任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高级咨询顾问),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特聘业界导师),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教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互联与智能装备职教集团(副理事长)。被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等多所院校特聘为机电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

尹显东

姚玲峰(教研室主任、产教实训中心主任)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研究方向有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应用。近年取得1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1部 ;主持和主研省科技厅、省教育厅项目2项。多次参加四川省工业机器人大赛教工组大赛,获得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作为负责人带队参赛工业机器人及机电技术大赛,获国家三等奖1项,四川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6项。

尹显东

尹显东(校办厂主任、科创中心主任)

副教授 硕士 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科研室副主任、成都久鑫电子科技公司副总;成都市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成都农委农业信息化专家;主研人工智能算法在动物行为识别中的应用;智能设备的设计与控制;智慧农业应用软件的应用。近年申请3项发明专利、取得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3项,四川省计算机科学技术奖2项;主持和主研省科技厅、省经信委和成都市科技项目5项。

古世甫

古世甫(科创中心副主任)

四川省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通信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硕士,实验师,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研究主要集中在智能化测控仪器及装备、智能控制、机器视觉与人机交互技术。近年主研省部级科技项目和研究院及企业合作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面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各1项、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1项),参编教材2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杨文龙

杨文龙(科创研发中心/双师教师)

西华大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电机本体有限元仿真分析与设计,包括结构理论建模和仿真;多相电机分析、设计与控制;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电机控制系统优化;高精度伺服驱动电机在新型制造业领域的理论与应用。近年来取得过一次国家级比赛三等奖,两次省部级比赛三等奖。

杨子晗

杨子晗(科创研发中心/双师教师)

西华大学硕士 ,西华大学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力工程专业,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智能算法、程序与嵌入式代码编程,包括系统的软件建模、仿真和结果处理;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多相电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水轮机调节系统及其智能算法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