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科研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发布日期:2025-07-08
发布来源:智能制造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职业教育教科研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父母成长营


导 言

      2025 年 6 月,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正式印发《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 年)》,这一文件犹如一颗重磅 “引擎”,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作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配套方案,该计划锚定 “到 2027 年形成完整教科研服务链条” 的目标,从 15 个维度系统规划职业教育科研创新路径,标志着中国职教科研进入 “有组织、强协同、重实效” 的新阶段。

一、破局:重构职教科研生态体系

当前职业教育科研存在 “散、弱、虚” 三大痛点:研究力量分散、成果转化薄弱、理论支撑虚化。行动计划直击病灶,提出构建 “政行企校研” 五维联动格局,通过 “一中心、四平台” 功能定位(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牵头,搭建理论研究、标准研制、决策咨询、实践验证平台),实现从 “单兵作战” 到 “集团攻坚” 的转变。

核心目标:

服务能力升级:聚焦国家战略与产业变革,实施重大课题攻关,如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职教出海等前沿领域。

成果质量跃升:打造 100 个以上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开发符合产业需求的品牌专业与优质教材,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创新。

机制体系完善:建立覆盖全国的教科研网络,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度提升 30% 以上,形成 “研究 — 转化 — 推广” 闭环。

二、攻坚:15 项重点任务解码

( 一)立德树人:构建职教特色育人体系

思政教育一体化:加强中高职思政课程衔接,开发 “大思政课” 实践案例,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心理健康干预:建立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机制,探索 “预防 — 干预 — 康复” 全链条服务模式。

(二)产教融合:破解校企 “两张皮” 难题

省域改革突破:总结 “一体两翼” 实践经验(省级统筹、市域与行业双轮驱动),推动 30 个以上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

标准适配创新:构建职业教育资源数字地图,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 “供需精准匹配”,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达 90%。

(三)职普融通:打通人才成长立交桥

全学段衔接:探索义务教育阶段职业启蒙、高中阶段职业认知、高等教育阶段技能融合路径,建立学分互认机制。

纵向贯通培养:完善中职 — 高职 — 职业本科一体化培养模式,职业本科招生规模占比提升至 10%。

(四)技术赋能:开启职教数字化转型

AI 深度融合:建设职业教育教科研 AI 数据库,推动智能学情分析、虚拟仿真实训等场景规模化应用,开发 150 门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

金课金师打造:实施 “五金” 建设工程(金课、金师、金教材、金标准、金基地),郑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已率先开展试点,成效显著。

(五)国际拓展:打造职教出海 “中国方案”

标准输出:总结 “中文 + 职业技能” 模式经验,如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在摩洛哥建立的 “中文工坊”,开发活页式教材与数字化平台,实现教学与生产流程深度耦合。

模式创新:推动 “双高计划” 院校与海外中资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输出中国职教标准与认证体系,助力 “一带一路” 建设。

三、落地:三大保障机制护航

(一)组织机制革新

全国一盘棋:建立层级贯通的教科研网络,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牵头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地方院校细化实施方案,实行 “挂图作战”。

多元筹资:探索 “财政 + 社会 + 企业” 投入模式,如安徽省对技工院校按毕业生人数给予 7000 元 / 人的培养补助,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

(二)队伍能力提升

双师型教师培育:实施 “金师” 计划,推动教师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双师型” 教师占比目标提升至 70%。

科研范式转型:鼓励跨学科协同创新,如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与高校合作开发智能体模型,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三)成果转化闭环

平台建设:依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载体,建立成果发布与推广机制,2025 年计划培育 100 个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

考核问效:将教科研成果纳入 “双高计划” 评估指标,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淘汰低效专业,强化结果应用。

四、职教未来:从 “跟跑” 到 “领跑”

该计划的实施,标志着职业教育科研从 “政策响应” 向 “战略引领” 转型。通过 “顶天立地” 的科研布局(对接国家战略、扎根产业实践),预计到 2027 年,职业教育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贡献 “中国智慧”。正如东营职业学院的实践所示,产教融合可使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超 80%,真正实现 “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的社会价值。

职业教育教科研三年行动计划是新时代职教改革的 “施工图”。从立德树人到产教融合,从数字赋能到职教出海,这一计划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未来三年,随着政策落地与实践深化,职业教育必将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 “硬核支撑”,在培养大国工匠、服务产业升级的征程中书写新篇章。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18005196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102511486号